< 52個星期二> ─ 性向,性愛


       本片其實是在女性影展時播出的,由於當時他們辦的地點在台北所以完全沒去注意片單是什麼(離南部太遠了…),剛好我們學校課程有特別舉辦各種影展,其中就有<52個星期二>的電影分享會,這時我才知道電影的內容竟然是一直到現在都還有許多人都無法接受的變性議題,並且提到了變性家庭間的各種問題以及心理層面的障礙,頓時對它的期待度大增,除了題材很有興趣以外,演員如何詮釋由女變男的外貌與內心的變化也是我很好奇的地方。

劇情介紹:
      16歲少女比莉,正值青春無敵的年紀,突然被告知得搬去和父親同住。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最愛的母親竟決定變性,必須分開一年,給彼此調適的空間。

      原本親密的母女關係,往後只能在星期二聯絡感情。「以後要改口叫你爸爸嗎?」比莉瞇著眼,想逗母親開心。細膩的她太過清楚,母親臉上那道寬慰的笑,其實藏著多少外人無法親嚐的傷。

      而母親交了新女友、父親忙於廚師工作,讓正值青春期的比莉只能自己尋找出口,與一對偷偷在學校試衣間嚐禁果的學長姊,日夜逗留於親戚提供的一間空倉庫,玩著他們自己發明的遊戲...

~~~~~~~~~~我是避雷線(有劇透!)~~~~~~~~~~~~

       雖然說現在大家對於多元成家與同性戀的接受度大大的增加了,但並不代表他們對身邊的人也能如此坦然,像我聽過有不少同志與家人坦白後結果造成家庭大革命,畢竟認同歸認同,很多家長還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老婆並生小孩給他們抱抱,連革命多年的同志圈都難以被這個社會包容了,何況是變性人呢?本片就在女主角母親決定做變性手術下在每個星期二晚上與女主角比莉會面所遭遇的各種對自己性向、性愛的省思。


       電影很特別的採用了用錄影機自拍的形式,讓比莉在鏡頭下以獨白的方式讓觀眾了解到她對於一切的真正看法,畢竟在這個家庭裡,她看似懂事,對於母親變性的事情很包容,也參與了整個過程,對於性事的好奇也在可以理解的範圍之內,實際上正處於青春期的她對於生理上的構造與性慾上的情感是最模糊、最迷茫的,再加上自己的家人對於性向這件事也與一般人不同,更因為比莉正面臨叛逆的時期,而母親剛好又隱瞞了她想變性的事情,使得她決定自己去摸索「性」的世界。


       開頭本來是很光明、充滿希望的,比莉一面與母親固定星期二見面敘敘舊,一面在自己的世界中探索得不亦樂乎,卻在中段後因母親的手術進行得不順利而開始有了變動,躁鬱、失望、迷惑等各種負面情緒接踵而來,比莉一直在摸索什麼是性、什麼是愛,當在做愛做的事時是什麼樣的感覺,女生跟女生接吻與男女接吻又有什麼不一樣?男生女生又有哪裡不同?她藉由拍影片與兩個好朋友一起研究,在未成年的世界裡,他們就像個好奇寶寶,從別人赤裸地身軀上尋求答案,毫無顧忌,但人類畢竟是複雜的生物,又有法律道德規範,又怎麼能容許自己的小孩做這種違法的事情,只是很多時候,是非對錯並非道德可以去衡量的,否則同志與變性議題又如何能給世人接受呢?


       於是爭吵便開始了,畢竟在性別認同這件事上已經造成了兩人的隔閡,再加上他們各自遭遇到挫折,原本已經很緊繃的關係變得更加糟糕,隨之而來的是無止盡的不諒解與嘶吼,負面的情緒使他們離得更遠,他們其實都沒錯,錯的只是沒有好好的去溝通,他們都被一道無形的道德約束著,所以女兒不能理解母親為何需要變性,母親也因為自己的生理始終無法真正的去做一個男人而對自己也有某種程度上的自卑,但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愛不愛自己,唯有真正接納自己,才有空間去接納別人,才有那個心情去仔細聆聽你所愛的人對你的告白。

       片中有很多橋段很有意思,像是比莉惠拍影片來了解什麼是性愛,她的母親也會錄製自己變性的過程,兩位女主角都各自有著精彩的演出,蒂達.格哈姆哈維將女主角既聰明又豪放不羈的性格演了出來,也可以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她對性與性別的迷惘,飾演母親的德爾.賀柏簡也將「跨性別」的母親詮釋的既有女人的慈愛也有男性的氣勢,與女兒的互動也十分自然生動。


       我覺得不管家人到底是不是「跨性別」,最重要的是要彼此坦誠,變性並不是罪,最可怕的是缺乏互相了解,導致一家的和諧被打壞,畢竟家人是最難以割捨的關係,連自己人都不認同你的性向了還有誰會理解呢?




~我的評分~
劇情:8/10
省思:8/10
演技:8/10
推薦:8/10(很有意境的電影,也讓我們去正視變性的議題)





 (海報圖片以及劇情介紹來源: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ten53100636/)

留言

熱門文章